新春走基层 | 吉林扶余九连山村:在乡村振兴浪潮中查包養網心得迎巨变_中国网

中国网2月20日讯(记者李平书)大年初六,记者来到吉林省扶余市永平乡九连山村。一进村口,造型别致的假山下,“九连山欢迎您”六个大字格外醒目,穿过800米的灯光隧道,干净的村路、整齐的民居、古朴的景观院墙、喜庆的文化广场便映入眼帘。

“前些年,九连山还是一个落后的村子。近年来,九连山村积极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一步步实现了乡村振兴的目标。”九连山村党支部书记杨景龙对中国网记者说。

九连山村口景观。中国网记者 李平书 摄

村变美了!

城里游客来打卡

在九连山村平安文化广场,村民李大娘正在带着两个孙辈玩耍。“要是放以前,根本不敢想,我们农村还能有广场。”在李大娘心中,现在的村里已经不比城里差了,她的两个小孙子回来过年,每天都要来广场玩耍。

九连山村不光成为本村居民的“心头好”,随着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展,众多城里的游客前来打卡、消费。“早就听说九连山,这次一大家子从哈尔滨到松原走亲戚,就顺便在九连山转转,体验一下农村的风光。”在平安文化广包養场,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的孟先生一家,正在广场的“大葫芦”雕塑边打卡留念。

“九连山立足包養網 花園特色,积极打造四合院民宿、村史民俗馆、展览馆、儿童游乐馆、老式酒坊、老式磨坊、粗粮加工厂等乡村旅游项目。”据杨景龙介绍,预计每年接待游客和餐饮采摘就能带动村民就业300人。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80万到100万元,每户增收一万元。

“如果你夏天来,可以在烧烤广场烤串、去农家乐吃农家饭菜、去采摘园包養網摘新鲜瓜果。不久的将来,还可以泡温泉。”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张文志说。

平安文化广场。中国网记者 李平书 摄

村中一角。中国网记者 李平书 摄

产业强了!

小豆包做出大文章

粘豆包,是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记者来到九连山村祥包福粘豆包厂,映入眼帘的就是展厅里鳞次栉比的粘豆包产品和其他特色农特产品。过了展厅,就是宽敞明亮的粘豆包生产车间。车间里,泡米室、磨面室、和面室、制馅室、质量检测室等一应俱全。

祥包福粘豆包厂生产的产品。中国网记者 李平书 摄

“这几天过年,豆包厂也放假休息了,等收了假,这里就会热火朝天。”张文志说。

在小小的粘豆包身上,九连山做出了大文章。据悉,2020年九连山村委经过多方考察,并经过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同意后,决定发展传统的粘豆包产业,村里还专门聘请专业师傅给村民教授统一的粘豆包制作工艺。

“为了发展好这一产业,村委会引导全村有意愿发展粘豆包产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形成村集体、合作社和农民共同经营、成本分红的运作模式。村集体分红占比60%,合作社和入社社员占比40%。”杨景龙介绍,2021年初,总投资700万元的祥包福粘豆包厂正式投产,当年就带动85名村民就近就业,人均增收3万多元。

目前,豆包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与300多家大型商超签订订单,线上邀请家乡知名人士和网红带货,把九连山的豆包推向全国。“豆包厂带动上下游就业200余人,也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杨景龙说。

豆包生产车间。中国网记者 李平书 摄

农民增收了!

入股合作社 实施高标准农田

土地是农村的根。据杨景龙介绍,九连山村现有土地559公顷、林地60公顷。村民主要种植玉米、花生、特色杂粮杂豆等。

据悉,为了探索增收新途径,走出致富新路子,2022年,九连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鼓励村民入社,改变了过去“单打独斗”的模式,当年就吸纳242户483公顷土地入社,社员年终分红总计760万元。

村民王喜发就是当年带地入股合作社的。到了当年年底,加上分红款,他靠着2.62公顷耕地实现收益超过5万元。“土地入股,我有时间就去村企打工,每年还会有几万元的收入。”王喜发说。

2023年,九连山村创新探索“合作社+保险+金融”服务模式,进一步鼓励包養網心得村民把土地集约到合作社,合作社与保险公司协作,实现险种创新,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新土地集约模式,轻松化解合作社融资难题,种植成本降低了,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杨景龙介绍,夯实种植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实施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等项目,集约化种植玉米、花生,新技术新模式让农户每公顷土地增收3000多元。

村中的民宿。中国网记者 李平书 摄

记者手记

近年来,吉林省着力推动乡村振兴、打造美丽乡村。九连山村,正是抓住了新时代的新机遇,一跃成为乡村振兴的“弄潮儿”:吉林省首批“千村示范村”规划重点村、吉林省美丽乡村,去年又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

记者通过探访家乡,深切体会到黑土地上的乡村蝶变!曾经落后的千余人小村落,如今,“颜值”提升了,村民更富了,产业巩固了……当记者拿出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与村民们分包養網享讨论,大家纷纷表示,现在的农民,已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形象了,大家都是“新型农民”,通过网络,也及时了解到了中央一号文件了。“你让我们说出来个一二三,我们也说出不来,但是我们知道,这些政策都是为了我们农民好。在党的带领下,我们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好,屯子也会越来越美!”家乡的农民朋友如是说。

村中一景。中国网记者 李平书 摄

编审:吴闻达 高霈宁 蔡晓娟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