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blown: a blog about philosophy.

  •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的体查包養網站比較制机制_中国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青藏高原是我国原真性自然-人文遗产最丰富、全球影响力和国家代表性最显著的国家公园潜在集中建设区域。为此,2017 年中国科学院就开启了关于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的科考研究,有关学者前瞻性地提出了在青藏高原建设国家公园群的战略构想。本文通过划分我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阶段,阐释了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思想在改革新阶段的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统筹管理面临的制度障碍,进而针对我国国家公园群提出体制改革的建议。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虽然地方政府对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探索始于 21 世纪初,但从国家层面来整体推进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始于 2013 年。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经历了从不熟悉到逐渐认知清晰、从借鉴国际经验到突出中国特色的演变过程,可划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图 1)。 基于国家公园自身的改革探索阶段(2013—2018 年) 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标志着这一阶段的开始。作为改革的新生事物,中央政府对国家公园的概念内涵、存在意义、管理模式等还不是很熟悉。因此,一方面,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积极推进国家公园的地方改革试点,通过试点借鉴国际经验、探索中国模式。2015 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印发;同年,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 10 个地方试点陆续得到批准。另一方面,加强国家公园体制的研究。2016 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选择了 10 个研究课题、14 家研究单位开展国家公园的治理体系,以及立法、遗产保护、特许经营、科研监测等专题研究。应当说,随着 2017 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的印发,特别是 2包養網018 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组建,标志着基于国家公园自身的改革探索阶段基本结束。 立足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国家公园体制改革阶段(2019 年以来) 2019 年《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印发标志着这一阶段的开始。应当说,上一阶段的改革探索使国家公园改革的要求越来越清晰,针对包括国家公园在内的各类自然保护地重叠设置、多头管理等问题,《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中就已经提出构建统一规范的国家公园体制。而立足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则进一步深入贯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秉持了整体观和系统观的理念。整合、优化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有利于从自然保护地的整体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利于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体系化的空间载体。 统筹推进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家公园分队(以下简称“科考分队”)通过对青藏高原在全球的自然-人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原真性、集中分布状况,以及各区域代表性自然-人文遗产资源的相似性等分析,首次提出了“地球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概念,提出以群的整体架构来推进青藏高原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新阶段,这一超前科学构想无疑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方案 从全国看,虽然中央提出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但是,对于国家公园在自然保护地体系里的作用,以及未来应当形成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组成结构等,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认知。譬如,就“主体”而言,究竟是要求国家公园面积占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体,还是功能上发挥核心作用,又或是面积和功能均占据主体地位?目前,各地都还在摸索和思考这些问题。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则率先给出了青藏高原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模式。科考分队2017 年提出的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概念方案包括青藏高原内陆和边缘的 10 个国家公园,后续通过不断深入的科考研究又提出了约 32 万平方公里、21 个国家公园的第二版方案,以及 57 万平方公包養網里、13 个国家公园的第三版方案。其中,第三版方案国家公园占到目前青藏高包養網心得原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约 63%,在空间上涵盖了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核心区域。按照第三版方案,未来在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国家公园面积是占主体的,功能也占据主导地位。 创新了青藏高原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模式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了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截至目前,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主要是通过重大生态工程来落实,包括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林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沙化土地治理工程。这些重大生态工程显著提升了青藏高原的国家生态屏障功能。 未来,一方面,需要继续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另一方面,考虑到有关工程的时限及其可能带来的短期性、易变性问题,必须建构提升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长效机制。而国家公园群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创新了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新模式,一旦建成并健康、有效运行,无疑将形成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长效机制。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面临的统筹管理问题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要求突出群的整体建设和管理。这里群的范畴既包括了各个国家公园构成的小群,也包括了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在内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构成的大群。通过国家公园群的建设和引领示范,统筹推进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保护和利用,提升整个青藏高原的可持续发展质量。然而,由于全国层面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还在探索过程中,固有的体制机制障碍并未充分解决,目前青藏高原现有自然保护地在统筹管理方面仍存在问题。 单个国家公园内部的跨行政区碎片化管理问题 青藏高原改革试点的国家公园中,除三江源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外,其他涉及跨省级行政区的 2 个国家公园,即大熊猫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均面临国家公园内部的跨行政区碎片化管理问题。 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例,试点期间,在基层众多保护站之上实行国家公园管理局—省级管理局—管理分局三级管理(图 2)。 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依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驻成都专员办事处,在四川省成都市设立。其主要职责是拟订统一的国家公园规划、生态保护政策和标准;配合自然资源部开展确权登记;组织编制中央投资预算和资金安排;负责国家公园内重大项目的初步审批;指导推进试点工作并督促检查,协调跨省重大问题。 大熊猫国家公园省级管理局。在四川、陕西、甘肃 3 省成立省级管理局,与省林草部门按照“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模式合署办公。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大熊猫国家公园涉及本省的保护、建设、管理及其他相关活动。 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分局。在整合精简国家公园范围内现有各类保护地管理机构基础上,分区组建若干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分局。其职能由国家公园管理局和省级管理局确定。 虽然名义上形成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统领的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架构,同时明确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协调跨省重大问题的职责。但是,实际管理中,由于缺乏必要的人事、资金等管理调控手段,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很难实现对整个国家公园的统筹管理(表 1)。国家公园省级管理局(省级林业和草原局)是各省级人民政府的直属机构,人事由省级人民政府任命,管理运营的基本经费支出主要由省级财政统一安排。因此,在对各省级管理局的管理及解决跨省域问题上,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缺乏足够有效的举措。 大熊猫国家公园省级管理局及其管理分局之间也存在类似的统筹管理问题。虽然管理分局名义上是省级管理局的派出机构,但是人事任命和预算安排都主要依靠所在地市政府。以四川为例,成都、绵阳、阿坝等 7 个管理分局虽然受省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市政府双重领导,但以地市政府领导为主。目前,通常是由所在地市的副市(州)长担任管理分局局长。 跨国家公园的自然保护地统筹管理问题 目前,青藏高原跨省级以上行政区的自然保护地全面统筹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省域范围内虽然具有统筹管理体制,但仍面临跨国家公园的自然保护地统筹管理问题。 即使我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及自然保护地整合力度最大的青海省也存在统筹管理问题。按照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应统筹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管理职责。青海省人民政府也对林业和草原局的机构职能进行了明确。然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独立在青海省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之外(表 2)。 青海省现有1个国家公园、1个国家公园片区,即三江源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片区),另外还在筹建青海湖国家公园和昆仑山国包養平台推薦家公园。其中,三江源国家公园由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片区)管理局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为正厅级的青海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为正厅级的青海省人民政府直属机构,二者级别相同。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主要领导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任命,内部人事安排不需报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同时,管理运营经费由青海省财政单列预算资金保障,也不需要经过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行政级别相同、人事权和预算资金来源的分离使得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相对独立,从而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与其他国家公园及其他自然保护地之间就出现了统筹管理问题。 推进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的改革建议 顺应现阶段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要求,着眼国家公园群统筹管理面临的问题,未来应加快建立跨省域的、国家主导的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管理体制,并同步完善国家公园创建、财政资金保障等有关配套制度。应统筹生态保护和带动当地农牧民同步现代化的多元目标,要让越来越多参与管理运营的广大农牧民成为国家公园群的持续受益者和积极拥护者。 建立国家主导的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管理体制 截至目前,我国依然实行业务主管部门层层委托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这导致包括国家公园在内的自然保护地跨行政区管理缺乏统筹、管理碎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实现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的整体性、系统性管理,应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国家主导的国家公园群管理体制。 改革业务主管部门层层委托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业务主管部门层层委托与管理资源不足有关。自然保护地分属国土、林业等部门的机构改革前,国家各主管部门通常只有一个处室负责所辖保护地管理。自然保护地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一管理的机构改革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仅有 1 个司主管自然保护地事务,1 个处室主管国家公园。这样的权力结构使得国家层面的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管理力量不足。为此,主管部门采取了地方管理为主、部门业务指导为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模式,通过委托地方来分担主管部门责任。然而,地方行政管理架构往往与国家层面相一致,面临的问题甚至更严重。从而,上级的主管部门就进一步向下层级的主管部门委托;而下层级的主管部门又继续向更下层级的主管部门委托。这样不断委托的结果,导致管理越来越碎片化。 依托自然保护地土地国有、资金直接或间接来自中央的基础条件,积极探索国家主导的国家公园群统筹管理模式。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所依托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草地和林地。科考分队发现青藏高原的林地主要为国有林场,草地也基本为国有土地。新中国成立后,西藏的土地改革区分了农区和牧区,采取不同的土改政策。面积相对较小的农区实施了与内地农村类似的分田到户政策,而广袤的牧区(含半农半牧区)仅分配了牲畜,而没有按户分配草场。草场按照之前的放牧习惯继续放牧。与西藏类似,青海仅农业县市开展了分田到户的土地改革,广大牧区则没有被涉及。正因为这样,牧区社会主义改造后的草场基本为国有土地。从整个青藏高原看,地方财政支出直接或间接主要来自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图 3)。2020 年,西藏、青海及其他涉藏地市的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到当年地方财政支出的 12.77%。其中,除凉山彝族自治州(含 1 个藏族自治县)和青海外,西藏及其他涉藏地市的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普遍在 10% 以下。进一步考虑到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的净转移支付情况,可以认为青藏高原地方财政支出直接或间接主要来自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 改革国家公园地方申报创建制度为国家创建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包括国家公园在内的自然保护地的设立采用地方申报制度。通常由自然保护地所在地方政府报上级政府审批。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地报中央政府审批,省级自然保护地报省级政府审批。在这样的申报制度下,也相应形成了自然保护地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从而导致了自然保护地体系统筹管理的行政区域壁垒。2018 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虽然实现了各类自然保护地的部门统一管理,但并未改变自然保护地的传统申报制度。 考虑青藏高原大尺度自然-人文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建议在青藏高原改革国家公园地方申报创建制度,探索中央政府主导的国家公园创建制度。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全国及省域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指引,以目前已经形成的自然保护地为基础,将整合优化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结合起来,整体谋划、科学确定青藏高原以国家公园群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格局。充分发挥统一领导体制优势,以保护自然、服务人民、永续发展为基本目标,解决跨行政区碎片化管理问题,积极探索自然保护地创建和统筹管理制度。 建立国家公园群的财政资金国家保障制度 从国际上看,国家公园管理运营的资金来源服从于管理体制。中央政府主管的国家公园,其经费主要来自中央政府拨款。《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也对此进行了明确。 未来,在确保国家公园群中央财政资金的基础上,应逐步形成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多渠道、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包括:以国家公园群自然-人文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包養性保护基础上的可持续利用取得的收益为保障,创新并不断做大做强国家公园群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制定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建设相适应的金融扶持政策。根据特许经营清单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取得收入用于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发展。建立社会捐赠制度,广泛开展国内外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投资和捐赠。 形成农牧民持续受益和积极拥护国家公园群管理运营的社区协同机制 国家公园是国际上公认的能够实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双赢”的自然保护地建设模式,也是青藏高原广大农牧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为数不多的,甚至对很多区域来说是仅有的同步现代化的空间依托。为此,应着力形成广大农牧民持续受益和积极拥护国家公园群管理运营的社区协同机制。 继续完善从“补人”到“补事”的机制,让农牧民在参与国家公园群管理运营中持续受益。一方面,不断拓展和优化农牧民收入结构。包括:将国家公园绝大多数就业岗位提供给当地农牧民,鼓励生态岗的兼职岗位向专职岗位及拥有“五险一金”的国家公园正式职工转变,不断提高工资性收入;鼓励农牧民提供自然游憩服务,获得经营性收入;鼓励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让农牧民的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转变为租金和股权收入。另一方面,不断创新与完善价值和价格“双提升”机制。包括:建立国家公园群服务质量星级评价和推介机制,让优质服务提供者获得高收入回报;建立国家公园群地理和绿色标志认证机制,通过提高产品价格使得优质农产品即使产量下降,收入仍有增长。 建立欢迎广大农牧民参与国家公园管理运营的具有较大弹性、相对开放的国家公园管理制度。一方面,充分发挥已有国家公园的空间辐射和带动作用。国家公园的有关制度不能简单地画地为牢,硬性通过“园内一个政策、园外一个政策”将国家公园与其他区域隔离起来;而是,已有国家公园应让园内和园外的广大农牧民深刻体会国家公园的好处,让尽可能多的农牧民参与国家公园的管理运营。另一方面,在数量上和空间上,不断丰富和拓展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并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政策体系。在带动广大农牧区绿色发展和同步现代化方面,国家公园之间、国家公园与其他自然保护地及其他生态区域之间,应当相互护持、相互促进。通过建立普惠的生态补偿和绿色发展机制,让广大农牧民享受国家公园建设带来的惠益,从而使其拥护国家公园群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筑牢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根基。 (作者:陈东、王亚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吴登生,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樊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 “探索试验蹚出来一条路子”——记习近平总书记赴查甜心包養網海南考察调研_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新华社海口4月14日电题:“探索试验蹚出来一条路子”——记习近平总书记赴海南考察调研 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赵鹏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朱基钗 自1988年建省办经济特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走过了34年;自宣布启动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至今已有4年光景。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 “到海南来,不断听到‘4·13’这个词。巧合的是,四年前的今天也在海南,赋予了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吹响了改革开放新号角的这一天,正是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召开之日。 2022年,当再一次来到海南,蓝图一个个落地,时光里的发展变化令人感叹。习近平总书记观感深刻:“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明显,整体推进蹄疾步稳、有力有序。” 行走海南,从三亚北纬18度的阳光,到五指山海拔1867米的绿色海洋,再到洋浦经济开发区114.78平方公里涌动的蓝色经济。4年时间,最美的图画,徐徐铺展。 “上世纪80年代在厦门工作期间,开展了厦门市1985-200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把厦门建设成具有自由贸易特征的多功能经济特区的设想。我较早研究自贸港问题并推动某些政策在厦门实施。” 彼时,中国开放的大门刚刚打开。今天,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时与势,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任务交到了海南手中。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期待:“由海南来完成这项历史性任务,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的一个战略安排,不断摸索、大胆试验,现在蹚出来一条路子。” 北纬18度:光和热的故事 “专注做好自己的事,一心一意走自己的路” 10日下午,考察第一站,三亚。 宁远河东侧,地处北纬18度的冲积平原聚满光和热。 “过去这块地打算用于旅游开发,您在2018年讲话要求集聚创新要素,那之后花了很多心思转型发展。”海南省负责同志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 2019年启动建设,布局南繁科技和深海科技两大板块。在这里,总书记细致端详规划布局:“一个立足温度,一个立足深度。方向选得好。” 一栋栋不起眼的小楼,揭榜挂帅,酝酿着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其中一栋,崖州湾种子实验室。60后的院士和90后、00后的高校学子在同一个屋檐下钻研,新时代的育种人来自大江南北。 自上世纪50年代建立全国育种基地,如候鸟迁徙的老南繁人都吃过当年的苦,“一边当农民,一边搞科研”“躬身背麻袋,返乡路迢迢”。 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也是农业的“芯片”。刚到梁家河,年轻的习近平就被派往制种站学习良种繁育,“农民说,‘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再后来到正定工作,“每年正定都到这里繁育种子包養網,现在种子谱系更全面。” 从单纯育种向种业全产业链转变,共享平台也日臻完善。现场介绍情况的杨维才院士生动形容,种业从1.0发展到了3.0阶段。 “我一直关注南繁科研育种,要科学谋划加快推进,建设成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这件事有养育中华民族的战略意义。” 谁来养活中国,曾是昨天的难题,也是今天和明天须臾不可松懈的重大课题。总书记谈到这件事包養平台推薦:“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 同一片田野上,播撒着一代代的希望。4年前深入南繁,习近平总书记在田垄上听袁隆平老先生讲稻谷。往事历历在目。“我们要弘扬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的精神,袁隆平同志是一个楷模。实际上像他这样的还有很多人,埋头苦干、默默耕耘、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植物遗传育种学家谢华安、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中国抗虫棉之父郭三堆、甜瓜大王吴明珠……个个怀揣热情,在这里留下足迹。 参观结束即将上车离开,总书记对杨院士说:“担子很重,成功啊!” 不远处的一栋楼,是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见到了一群深海人。 空、天、地、海,驰骋才干。埋头科研的他们,向总书记汇报了推动民族复兴的深海力量。 “深海一号”作业平台,茫茫大海上的“舟楫”。视频连线时,高悬的“碧海丹心 能源报国”横幅,昭示着深海人的热血。 “海洋,我历来是关心的”。在福州,习近平同志提出建设“海上福州”战略构想,到福建省后提出了“海洋强省”战略。再后来到中央工作以后,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思虑深远:“现代化的国家是什么样的,不仅是一个陆地强国,也是一个海洋强国,一个陆海兼修的现代化强国。” “用我们自己制造的装备,开发我们的油气,提高我们的能源自给率,保障我们的能源安全。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 “制造水平体现在海洋装备上。中国一定要把制造业抓在自己手里。14亿多人口的大国,靠别人是不行的,只能靠我们自己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 百年变局之下,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举足轻重。“靠自己”的战略定力,是在“改革开放试验田”考察首日,传递的一份鲜明讯息。 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我们开放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同时一定要定下心来,一心一意走自己的路,而且要建立这样的一种自信,就是我们一定会把自己的事业办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海拔1867米:人和自然的故事 “过去身在宝山空手而归,现在身在宝山硕果累累”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山林蓊郁,沁人心脾的绿扑面而来。11日,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蜿蜒山道,深入五指山片区。 仰望一棵棵参天古树,阳光在密密匝匝的树叶间跃动,斑驳树干见证时间的川流不息。 “同行一公里,总书记的脚步放得很慢。”负责介绍的公园讲解员对一幕幕记忆深刻,“他不时驻足观察周边的树木,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空中花园”争奇斗艳,鸟巢穴、蝴蝶树、根抱石、雨林绞杀……有自然之器具,有粲然之文秀。习近平总书记不由感叹:“植物的科普馆啊!” “海南热带雨林不是光属于海南,是属于全国人民的,是属于地球的,是国宝。” 党的十八大后,饱含着大历史观的生态保护工作成为大国之重。国家公园体制改革提上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5年启动试点,2021年正式设立第一批5家国家公园。 “当年大炼钢铁,把树砍光了。之后为了经济增长,一些地方又不惜代价。自然界的命运和人类息息相关。我们是在为历史、为民族做这件事。要跳出海南看这项工作。” 水满乡毛纳村,大山深处的黎族村寨。村里有一条国家公园分界线。园内,是村寨的林田;园外,有村民的房。 村民们自称“公园人”。 过去是穷日子。建省时,海南17%的人口未解决温饱,中部山区甚至还在“刀耕火种”。多少年来,走不出去的大山阻断了致富路。饿肚子的深刻记忆,让如今过上了好日子的村民,依然要在村道边留下“合亩仓库”,囤积粮食。 习近平总书记走近了端详:“过去吃不饱吧?” “山地多,耕地少。现在发展林下经济,林果、林茶、林禽、林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地负责同志答。 总书记深刻指出:“绿水青山是水库、粮库、钱库、碳库。” 村凉亭,乡亲们正议农事。 “总书记好!欢迎到我们村做客。” “来吧,咱们一块儿坐坐,都介绍介绍自己。”习近平总书记目光里满是温暖。 “我叫王启望,是返乡创业大学生。”一个晒得黝黑的小伙子抢了先。他回乡当农民的经历,这些年感染了四邻八乡不少年轻人。 “我叫王进友,是村里的生态护林员。最喜欢进山听鸟唱歌了,绿水青山也是我的饭碗。” “有没有发现长臂猿呢包養網?”总书记惦念着之前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听说的濒危动物长臂猿的事,“添丁了,36只了。” “护林收入怎么样?”“这钱谁出?”习近平总书记从村财政支出,一步步问到光伏产业发展。…

  • “探索试验蹚出来一条路子”——记习近平总书记赴海南考察调研_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查甜心寶貝包養網展门户

    新华社海口4月14日电题:“探索试验蹚出来一条路子”——记习近平总书记赴海南考察调研 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赵鹏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朱基钗 自1988年建省办经济特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走过了34年;自宣布启动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至今已有4年光景。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 “到海南来,不断听到‘4·13’这个词。巧合的是,四年前的今天也在海南,赋予了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吹响了改革开放新号角的这一天,正是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召开之日。 2022年,当再一次来到海南,蓝图一个个落地,时光里的发展变化令人感叹。习近平总书记观感深刻:“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明显,整体推进蹄疾步稳、有力有序。” 行走海南,从三亚北纬18度的阳光,到五指山海拔1867米的绿色海洋,再到洋浦经济开发区114.78平方公里涌动的蓝色经济。4年时间,最美的图画,徐徐铺展。 “上世纪80年代在厦门工作期间,开展了厦门市1985-200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把厦门建设成具有自由贸易特征的多功能经济特区的设想。我较早研究自贸港问题并推动某些政策在厦门实施。” 彼时,中国开放的大门刚刚打开。今天,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时与势,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任务交到了海南手中。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期待:“由海南来完成这项历史性任务,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的一个战略安排,不断摸索、大胆试验,现在蹚出来一条路子。” 北纬18度:光和热的故事 “专注做好自己的事,一心一意走自己的路” 10日下午,考察第一站,三亚。 宁远河东侧,地处北纬18度的冲积平原聚满光和热。 “过去这块地打算用于旅游开发,您在2018年讲话要求集聚创新要素,那之后花了很多心思转型发展。”海南省负责同志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 2019年启动建设,布局南繁科技和深海科技两大板块。在这里,总书记细致端详规划布局:“一个立足温度,一个立足深度。方向选得好。” 一栋栋不起眼的小楼,揭榜挂帅,酝酿着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其中一栋,崖州湾种子实验室。60后的院士和90后、00后的高校学子在同一个屋檐下钻研,新时代的育种人来自大江南北。 自上世纪50年代建立全国育种基地,如候鸟迁徙的老南繁人都吃过当年的苦,“一边当农民,一边搞科研”“躬身背麻袋,返乡路迢迢”。 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也是农业的“芯片”。刚到梁家河,年轻的习近包養平就被派往制种站学习良种繁育,“农民说,‘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再后来到正定工作,“每年正定都到这里包養網繁育种子,现在种子谱系更全面。” 从单纯育种向种业全产业链转变,共享平台也日臻完善。现场介绍情况的杨维才院士生动形容,种业从1.0发展到了3.0阶段。 “我一直关注南繁科研育种,要科学谋划加快推进,建设成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这件事有养育中华民族的战略意义。” 谁来养活中国,曾是昨天的难题,也是今天和明天须臾不可松懈的重大课题。总书记谈到这件事:“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 同一片田野上,播撒着一代代的希望。4年前深入南繁,习近平总书记在田垄上听袁隆平老先生讲稻谷。往事历历在目。“我们要弘扬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的精神,袁隆平同志是一个楷模。实际上像他这样的还包養網有很多人,埋头苦干、默默耕耘、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植物遗传育种学家谢华安、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中国抗虫棉之父郭三堆、甜瓜大王吴明珠……个个怀揣热情,在这里留下足迹。 参观结束即将上车离开,总书记对杨院士说:“担子很重,成功啊!” 不远处的一栋楼,是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见到了一群深海人。 空、天、地、海,驰骋才干。埋头科研的他们,向总书记汇报了推动民族复兴的深海力量。 “深海一号”作业平台,茫茫大海上的“舟楫”。视频连线时,高悬的“碧海丹心 能源报国”横幅,昭示着深海人的热血。 “海洋,我历来是关心的”。在福州,习近平同志提出建设“海上福州”战略构想,到福建省后提出了“海洋强省”战略。再后来到中央工作以后,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思虑深远:“现代化的国家是什么样的,不仅是一个陆地强国,也是一个海洋强国,一个陆海兼修的现代化强国。” “用我们自己制造的装备,开发我们的油气,提高我们的能源自给率,保障我们的能源安全。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 “制造水平体现在海洋装备上。中国一定要把制造业抓在自己手里。14亿多人口的大国,靠别人是不行的,只能靠我们自己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 百年变局之下,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举足轻重。“靠自己”的战略定力,是在“改革开放试验田”考察首日,传递的一份鲜明讯息。 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我们开放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同时一定要定下心来,一心一意走自己的路,而且要建立这样的一种自信,就是我们一定会把自己的事业办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海拔1867米:人和自然的故事 “过去身在宝山空手而归,现在身在宝山硕果累累”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山林蓊郁,沁人心脾的绿扑面而来。11日,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蜿蜒山道,深入五指山片区。 仰望一棵棵参天古树,阳光在密密匝匝的树叶间跃动,斑驳树干见证时间的川流不息。 “同行一公里,总书记的脚步放得很慢。”负责介绍的公园讲解员对一幕幕记忆深刻,“他不时驻足观察周边的树木,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空中花园”争奇斗艳,鸟巢穴、蝴蝶树、根抱石、雨林绞杀……有自然之器具,有粲然之文秀。习近平总书记不由感叹:“植物的科普馆啊!” “海南热带雨林不是光属于海南,是属于全国人民的,是属于地球的,是国宝。” 党的十八大后,饱含着大历史观的生态保护工作成为大国之重。国家公园体制改革提上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5年启动试点,2021年正式设立第一批5家国家公园。 “当年大炼钢铁,把树砍光了。之后为了经济增长,一些地方又不惜代价。自然界的命运和人类息息相关。我们是在为历史、为民族做这件事。要跳出海南看这项工作。” 水满乡毛纳村,大山深处的黎族村寨。村里有一条国家公园分界线。园内,是村寨的林田;园外,有村民的房。 村民们自称“公园人”。 过去是穷日子。建省时,海南17%的人口未解决温饱,中部山区甚至还在“刀耕火种”。多少年来,走不出去的大山阻断了致富路。饿肚子的深刻记忆,让如今过上了好日子的村民,依然要在村道边留下“合亩仓库”,囤积粮食。 习近平总书记走近了端详:“过去吃不饱吧?” “山地多,耕地少。现在发展林下经济,林果、林茶、林禽、林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地负责同志答。 总书记深刻指出:“绿水青山是水库、粮库、钱库、碳库。” 村凉亭,乡亲们正议农事。 “总书记好!欢迎到我们村做客。” “来吧,咱们一块儿坐坐,都介绍介绍自己。”习近平总书记目光里满是温暖。 “我叫王启望,是返乡创业大学生。”一个晒得黝黑的小伙子抢了先。他回乡当农民的经历,这些年感染了四邻八乡不少年轻人。 “我叫王进友,是村里的生态护林员。最喜欢进山听鸟唱歌了,绿水青山也是我的饭碗。” “有没有发现长臂猿呢?”总书记惦念着之前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听说的濒危动物长臂猿的事,“添丁了,36只了。” “护林收入怎么样?”“这钱谁出?”习近平总书记从村财政支出,一步步问到光伏产业发展。…

  • 宁夏银川查包養心得:博物馆里画文物_中国网

    12月17日,一名男孩在宁夏博物馆里临摹文物。 当包養網日,正在宁夏博物馆展出的“叙”写传奇——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迎来观展小高峰。 展览现场举办了叙利亚精品文物临摹手绘活包養行情动。孩子们踊跃参与,感包養受历史文化中的艺术魅力,在博物馆乐享周末。 包養網 新华社记者 李旭伦 摄 包養網   

  • 宁夏银川:博物馆查覓包養價格里画文物_中国网

    12月17日,一名男孩在宁夏博物馆里临包養網摹文物。 当日,正在宁夏博物馆展出的“叙”写传奇包養網價格——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迎来观展小高峰。 展览现场举办了叙利亚精品文物临摹包養手绘活动。孩子们踊跃参与,感受历史文包養網 花園化中的艺术魅力,在博物馆乐享周末。 新华社记者 李旭伦 摄 包養平台推薦   

  • 修查包養網站比較建新“天路”接续乡村振兴 下庄来了一群年轻人_中国网

    1月11日,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天路”上,毛相林(右三)给袁孝鑫(右一)等年轻人讲述修路的往事。 “我们也想开民宿,但就怕挣不到钱。” “各位老辈子,开民宿的村民这个月都领到了分红,开民宿真的有搞头!” 农历正月初八,春节假期还没结束,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袁孝鑫就召集村民召开院坝会,动员大家发展民宿。 去年,下庄“天路”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游客增多了,村里人气更旺了。然而,下庄只有十来家民宿,住宿接待能力急需提升。有的村民想开民宿,但担心赚不到钱,迟迟下不了决心。 2月5日,十多名开民宿的村民刚领取了6万多元的分红。袁孝鑫想趁热打铁,动员更多村包養行情民发展民宿。会上,王先均、黄玉高、吴军等7名村民表态,同意把农房改造成民宿。 接过“接力棒” “90后”上任村委会主任 袁孝鑫今年32岁,去年10月,65岁的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毛相林卸任村委会主任职务,把“接力棒”交给了她。 一位“90后”,为何能成为下庄的村委会主任? 大学毕业后,袁孝鑫曾在重庆多家互联网企业工作。2022年,她辞去高薪,返乡创业。 回到下庄后,袁孝鑫开始学习扎染,创办“下庄布谷”扎染工坊,被评为巫山县第六批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这个女娃的思维很活跃,用一个布袋就把下庄‘带’到北京。”毛相林说,去年参加全国两会时,他背着袁孝鑫制作的印有“下庄天路”图案的扎染帆布袋,大家看见后觉得很有创意,都说要来下庄“天路”走一走、看一看。 在毛相林看来,袁孝鑫年轻、学历高、肯干事,有能力把事情干成,想到自己年事已高,便希望她去竞选村委会主任。 “我的第一反应是错愕。”袁孝鑫告诉记者,下庄在毛支书的带领下获得过巨大的荣誉,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自己年轻没当过村干部,在村里又是“小字辈”,怎么可能胜任村委会主任? “孝鑫,你虽然年轻,但做事踏实,有发展产业带动村民增收的本事,还有宣传推广家乡的能力,现在村里发展旅游业,需要像你这样的年轻人把这个担子挑起来。”在巫山县驻下庄村包養網工作队副队长方四财的劝说下,袁孝鑫经过反复考虑,终于答应参加竞选村委会主任。 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袁孝鑫全票当选为下庄村新一任村委会主任。 上任后,大大小小的村中事务,让袁孝鑫忙得不可开交,向村民宣传政策,引导村民发展产业,组织开展环境整治……常常一天要接四五十个电话,晚上还经常熬夜加班。 然而,对这位年轻的村委会主任来说,最难的莫过于解决各种矛盾纠纷。 一次,村上的杨某因修入户路占了叔叔家的土地,两人吵得面红耳赤。袁孝鑫出面调解,劝导杨某绕道修路,却被他误认为是在“拉偏架”,她觉得十分委屈,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村里的老人为她支招:建议找到承接修路的施工队,在费用上为杨某适当“打折”,但前提是他绕道修路;劝说杨某的叔叔不要跟侄子计较,作为长辈要大度。最终,这对叔侄握手言和。 虽在乡村治理方面缺乏经验,但在产业发展上,袁孝鑫却有着独到的见解。 村民同意发展民宿后,觉得应该学习城里的酒店,把民宿装修得高档一些。袁孝鑫却认为,民宿装修要带有乡土气息。“游客是冲着‘土味’来的哩!”大伙儿听后,同意了她的观点。 在农产品的销售上,袁孝鑫认为要利用互联网打通销售渠道。脐橙上市时,她当起带货主播,在基地现场直播“吆喝”,帮助村民销售脐橙。 除了袁孝鑫外,下庄村干部还有不少年轻人:派驻村上的第一书记李智,是一名“80后”,为了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他定期到村民家入户走访,了解“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同时积极为下庄脐橙联系销路,壮大村集体经济;“00后”袁清生大学毕业后回到下庄,“90后”方黎退伍后也来到下庄,如今他俩都成了下庄的村干部,协助袁孝鑫处理村里事务。 1月12日,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杨慈正在自家农家乐里洗菜备餐。 投身“旅游热” “80后”打造“夜市” 与袁孝鑫一样,“80”后杨慈返乡创业同样被家乡的发展所吸引。 杨慈今年41岁,下庄“天路”修通后,她便离开家乡,在巫山县城开过便利店,后来又做过服装生意,但收入并不高。 2018年,她辞掉工作,在家照顾小孩。这一年,父亲杨元鼎在老家开起了农家乐,成了下庄村首批发展旅游业的村民之一。 “城里的生意都不好做,更不要说在村里头。”杨慈本以为父亲的钱会打水漂,但让她没想到的是,第一年父亲就收入7万多元。 随着毛相林和下庄“天路”的事迹享誉全国,到下庄来参观、学习、旅游的人更多了。杨元鼎的农家乐也“背靠大树好乘凉”,年收入超过10万元。他在电话里让女儿回来看看,现在下庄热闹得很。 沿着“天路”而下,杨慈看到,父辈们当年修路经过的鱼儿溪、私钱洞建起了观景平台,村里新建了下庄人事迹陈列室、愚公讲堂等景点。看到家乡的变化,她也回村开了一家农家乐,投身家乡的“旅游热”。 但农家乐的规模不大,仅有3个房间可供游客留宿,大厅只能接待10桌客人。如何能引来更多的客人? 去年元旦,杨慈带着家人到重庆中心城区旅游。晚上路过夜市,那里的烟火气让她有了灵感。 “下庄的旅游缺少夜经济。虽然白天下庄村到处都是游客,但一到晚上,游客只能待在房间里看电视、玩手机。”杨慈想到,把农家乐打造成下庄的“小夜市”,让游客在晚上也有吃的玩的。 一个月后,杨慈利用农家乐的院坝建起露天烧烤摊,摆上二十来张餐桌。白天,农家乐为游客提供腊肉、腊猪脚等农家菜,晚上经营烧烤夜宵,营业时间延长到凌晨。为了丰富游客的体验,院坝内还会定期举行篝火晚会、露天KTV等活动。“夜市”营业以来,农家乐每月有1万多元的收入。 如今,巫山把下庄景区纳入到县里规划的南北两条旅游环线之中,经北环线,下庄可经大昌古镇,再到国家5A级景区小三峡,也可连通当阳大峡谷,再到国家5A级景区神农架;经南环线,下庄可通至巫山神女峰景区。得知这一消息,杨慈信心更足了,今后,下庄的旅游会越来越热。 看到村里的发展潜力,更多年轻人投身下庄产业发展:“80后”陈刚令,是重庆浙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他的运营助力下,去年下庄脐橙产业收入超过100万元;“00后”杨军是下庄旅游观光车队的司机,每天负责沿着“天路”将游客送达山下的村庄;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来到下庄采风,用下庄元素设计系列文创产品…… 1月11日,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小,教师彭淦正在给学生上课。 助力乡村教育 “90后”到村小当老师 “90后”彭淦是下庄村走出去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在成都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财务。他从公司辞职回到家乡的村包養網心得小任教,缘于一个电话。 2018年的一天,彭淦接到小学老师张泽燕的电话:“小彭,学校的老师都快退休了,你能不能回来教书?” “我当时心里很纠结。”彭淦告诉记者,虽然在成都工作辛苦,但每月收入有7000多元,回乡教书收入会下降。思索再三,他决定先返乡探亲,在学校代几天课再说。 又一次回到母校,彭凎走进教室,黑板上一句熟悉的标语勾起他的回忆——“大人流血修路为我们,我们读书为下庄的明天。” 儿时,张泽燕曾用这句话激励他和同学们努力学习;现在,应该有人把这句话和老一辈修路的故事讲给下一代人听。 而一件小事,更让彭凎下决心留在下庄。 课间休息时,学生们趁彭淦不注意,在他的茶杯上贴满卡通爱心的贴纸,还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道:“彭老师,你能不能留下来教我们知识?” 彭淦看见后,双眼湿润,冲着这些学生点了点头。 2018年底,他辞掉工作,回到村小任教。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很多村民把孩子送往条件更好的乡中心校或外出求学。目前,下庄小学只有3个学生,但彭淦说,只要还有一个孩子,他都会守在这里。 工作之余,彭淦还在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兼职”当讲解员。在陈列室二楼,摆放着父亲彭仁松与父辈们修建天路时风餐露宿的照片,他会结合自己的经历,把下庄的故事讲给游客听。 在下庄公共事务中,也活跃着更多年轻人的身影:“90后”黄平,是下庄修路队最年轻的机手,山体出现滑坡时,他驾驶挖掘机在“天路”上清除障碍;“95后包養行情”黄梅,是下庄人事迹陈列室的讲解员,每天向游客宣讲“天路精神”和毛相林先进事迹。 站在下庄村,抬头仰望,上辈人铺就的“天路”穿过巍巍青山通向山外;环顾四周,村庄生机勃勃,由年轻人参与修建的新“天路”正不断延伸……

  • 去九宮格見證“乡村+咖啡” 值得来一杯——北京市怀柔区打造“村咖”特色产业观察_中国网

    当乡村遇见咖啡,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观?近两年来,随着北京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咖啡创业者来到怀柔、扎根怀柔,乡村咖啡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当地涌现,吸引了许多游客到访打卡,咖啡店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如今,怀柔区乡村咖啡产业蓬勃发展,全区已有乡村咖啡店70余家,许多乡村民宿也将咖啡作为经营的标配。“村咖”为何聚集怀柔,“村咖”给怀柔的乡村带来了什么?近日,记者走进怀柔,在一杯杯香浓的咖啡九宮格中找寻答案。 以“村咖”为名搭建城乡交流平台 咖啡并非是一种单纯的饮品,现代都市生活赋予了它显著的社会属性。在都市人的各类聚会中,咖啡店变成一种社交媒介,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倾听和交流的空间。 如今在怀柔区,因为“村咖”的出现,咖啡店的这种空间价值正在被放大,让很多从业者有了集体亮相、表达自我的舞台。 精湛的咖啡技艺展示、精美的拉花创意设计,元旦前時租場地夕,在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首届怀柔区“村咖”大赛热闹举行,30余家乡村咖啡店主理人齐聚一堂,比拼咖啡制作技能,交流分享咖啡文化,活动现场犹如一场视觉、味觉、听觉的盛宴。 咖啡需要慢品,“村咖”大赛的意义也要细细琢磨。“本次活动是在怀柔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举办的一次交流经验、分享成果的大赛。这既是一个展现乡村家教場地咖啡制作技能比拼的舞台,也是一场展示怀柔浓厚‘村咖’文化和良好文明风尚的盛会。”怀柔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勇介绍。 从城乡一体发展的视角来看,怀柔举办这场大赛,既吸引了更多的市民了解怀柔“村咖”,也为“村咖”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可以说,一小杯咖啡,品到最后是怀柔城乡有效融合的好味道。 作为首都的生态涵养区和首都重要功能承载地,怀柔区山水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青龙峡、雁栖湖、慕田峪长城、红螺寺等一大批知名景区坐落在山野乡村,是北京市民休闲度假的热门目的地。也正是借着城乡互动的这股热潮,近年来,不少咖啡创业者扎根怀柔山乡,创办咖啡店。 “以前大家来怀柔游玩,大多会选择吃一顿农家饭,现在很多人会选择到乡村咖啡店喝一杯咖啡,然后圆满结束游玩之旅。”红栗子咖啡店店主葛晓丽说。红栗子咖啡店离红螺寺不远,是社交平台上的一家“网红打卡点”,店主葛晓丽虽刚入行一年,但对于“村咖”的未来,她态度乐观:“来喝咖啡的人越来越多,让我对乡村咖啡行业前景信心满满。” 乡村美丽颜值为“村咖”引流增客 渤海镇辛营村,一个坐落在慕田峪长城脚下的小山村,虽是寒冬,但不乏游客流连在此。街道上的一棵古树、一根电线杆因为经过了艺术改造变得充满创意,吸引着游客打卡拍照。干净整洁、宁静祥和的辛营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懿嘉咖啡就开在这个美丽的小村落里。 “经过改造提升,现在的街道变得诗情画意,村子的升级变化增加了游客流量,也帮助我们咖啡店提升了经营环境。”作为怀柔本土的咖啡店,懿嘉咖啡的主理人徐鹏媛对辛营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效果感受颇深。 这也是怀柔区诸多“村咖”经营者的共鸣。在他们看来,优美的乡村风貌和轻松的生活方式,让打卡“村咖”的游客获得更好的体验和休闲趣味。 “发展‘村咖’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此我们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整治提升人居环境,还大力开展‘十百千万’休闲农业畅游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宣传这些网红‘村咖’,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张勇表示。 据介绍,近年来,怀柔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总抓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持续完善体制机制,全面压实各级责任,紧紧围绕村庄规划、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重点领域,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如今,怀柔美丽乡村建设的成绩有目共睹。2023年,该区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完成了245時租空間个村的村庄规划和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全区累计完成224个村庄的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硬化街坊路552.58万平方米,村庄绿化46.35万平方米,安装节能路灯1.8万盏。“清脏、治乱、增绿、控污”统筹推进,一个个乡村变得越来越美丽。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里,怀柔乡村颜值的提升也让“村咖”们意识到了自身的一份社会责任。“在乡村卖咖啡要接地气,要和当地文化相结合。‘村咖’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帮助,我们也要通过不断创新学习,找到怀柔独特的乡村咖啡经营模式,为怀柔的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徐鹏媛说。 联农带农为乡村产业振兴助力 咖啡对于京郊乡土而言,是一种陌生文化。因此,在乡村发展咖啡产业,需要以产业带动的形式联农带农,真正让“村咖”融入乡村。 “现在我们的员工大部分是渤海镇的大姐,她们通过我们的培训都会做咖啡了。”井邻咖啡的阮玉恒来自越南,如今,她把越南的咖啡带到了渤海镇洞台村,不仅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也改变了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 “村民一开始都不喝咖啡,但是现在要是吃完早餐了,他们偶尔也会来一杯提神,特别是当天比较忙的时候,姐妹们每个人都会喝一杯。所以我觉得能把咖啡用文化带给这里的村民,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阮玉恒说。 除了传统的咖啡店形式,遍布怀柔乡村的精品民宿也是“村咖”迅速发展的载体。“乡村民宿+咖啡”不仅丰富了怀柔民宿的业态,也助力怀柔走出了一条“村咖”特色产业之路。 “我是怀柔本地人,把家里的老院子改成现在的民宿。以前我们只经营民宿,过程中发现很多游客爱喝咖啡,经常询问哪里能喝到,就增加了咖啡这项内容,没想到这让我们的民宿更受欢迎了。”25岁的老木匠民宿负责人肖彤说。 “00后”刘慧敏是北京自在自然河畔咖啡的主理人,在她看来,民宿的特色虽各不相同,但喝咖啡是大众常见的需求。“差异化发展是乡村民宿找准定位的关键。我们将带动村民一起做好乡村民宿和乡村咖啡,努力使四渡河村的民宿和咖啡成为怀柔的‘金名片’。” 这两年“村咖”的迅猛发展也让怀小樹屋柔区的本土特色农产品搭上了融合发展的“快车道”。对于新农人李思鹏来说,“村咖”就帮助他把怀柔板栗这个土特产做出了新文章。 “怀柔板栗有着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在我们合作社就有33棵500年以上的古栗树。这些年,我们研发了更适合年轻消费群体的板栗产品,以此推广怀柔板栗。”作为北京老栗树合作社的负责聚會人,年轻的李思鹏有情怀有干劲,他牵头建立了由年轻人组成的运营团队,通过直播、短视频、社区团购等方式销售板栗产品,带动当地栗农增收。 过去一年,围绕“板栗+咖啡”,李思鹏又创新开发了速冻板栗、栗子酱,以及栗子馅的烘焙饼干等,制作成具有怀柔特色的伴手礼,让怀柔板栗成功走进“村咖”消费场景。“怀柔的板栗文化融合进咖啡文化,個人空間让乡村找到了新的产业增长点。”李思鹏说。 新事物催生新气象。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村咖”是一种尝试,也是一个开端。下一步,怀柔区将持续推进“教學村咖”产业发展,为怀柔乡村振兴增添更多生机与活力,为推动“展翅腾飞看怀柔”贡献新的力量。

  • “星星向融 童心筑梦”——海淀区第十届孤独症学生书画去九宮格共享空間展启动_中国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徐林 叶开)3月29日,在第17个世界孤独症日即将来临之际,以“星星向融童心筑梦”为主题的北京市海淀区第十届孤独症学生书画展启动。 以“星星向融 童心筑梦”为主题的北京市海淀区第十届孤独症学生书画展启动。(中国网/徐林摄) 此次活动由海淀教委特教中心、海淀区残疾人联合会、海淀教育基金会、联想集团共同举办。来自政府、企业、学术研究机构的嘉宾,教育、医疗、残疾人权益保护等相关领域的代表以及学生家长代表近200人舞蹈場地出席了本次活动。 海淀区特殊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王红霞发言。(中国网/徐林摄) 海淀区特殊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王红霞介绍,自2015年起,海淀区特教中心联合有关部门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孤独症学生书画展。活动共享會議室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得到了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支持,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屡创新高。她表示,海淀区会继续举办系列活动,提升此次书画展的影响力,创造更多社会效益,同时为特殊学生展示才能搭建更多平台,通过更加多样的形式和内容,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关心、理解特殊儿童。 “我们要为特殊学生的教育成长创造更加包容、友爱、平等見證、共享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活出自信的人生。”王红時租場地霞说。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李天顺发言。(中国网/徐林摄)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李天顺表示,近年来,海淀特殊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殊教育水平得到巩固和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基本建成九宮格了覆盖从学前阶段至高中及以上阶段的融合教育体系。希望海淀继续加大政策、资金对特殊教育的倾斜支持力度,推进特教普惠全覆盖,构建普特发展共同体,促进残疾儿童和青少年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 李天顺说:“这样的活动为孤独症的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表达内心的平台,每幅作品都凝结了他们的心血和创意,是海淀融合教育发展成果的生动展现。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加大对残疾儿童的理解和包容,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空间,营造全社会共同理解、支持残疾儿童的良好氛围,促进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活出精彩人生。” 农科院附小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李宁发言。(中国网/徐林摄) 农科院附小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李宁在发言中指出,海淀特教以“育”为出发点、以“美”为切入点、以“融”为落脚点。“作为学校,我们对孤独症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每一个孤独症孩子都是特殊的天使,每一个孩子都有惊人的潜力和技能。艺术和音乐可以帮助这些孩子表达情感和想法,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在社会上进行融合。孤独症的孩子会面临很多挑战,我们要共同为特殊学生的教育成长营造更加理解、包容的环境。” 学生家长代表发言。(海淀特教中心供图) 九宮格 一名学生家长代表讲述了孩子与绘画和融合教育的故事。她说,这样的活动让孩子越来越自信和快乐。看到孩子们的画作能够得到展示,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自己的内心有激动更有感动。“相信有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持续关爱和帮助,孩子们的明天会越来越好,世界也会越来越包容、越来越温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贺荟中接受中国网记者的专访。(中国网/徐林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贺荟中在接受中国网记者的专访时谈到,绘画对孩子的精细动作发展有很好的效果。“绘画需要构图,会把感觉、知觉、动觉多线索统合起来运用。孤独症孩子一般只是单一线索反应,不能把多线索整合起来,阻碍了他的认知。所以绘画在提高孩子多线索综合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如果孩子喜欢画画,我们把绘画作为载体,与自闭症干预技术结合,效果会很好,因为这是在自然的场景中,以孩子的动机带动孩子的发展。” 清河中学党总支书记刘乐天接受中国网记者的专访。(中私密空間国网/徐林摄) 清河中学党总支书记刘乐天对记者说,此次书画展为孤独症孩子提供了和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为他们的家庭提供了支持和资源。对学校来说,有这样一群孩子,融合教育才有温度。普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要接触小樹屋这样的群体,需要在和他们的交往中理解这个世界,理解不同的人,理解爱与被爱的过程。对整个社会的宣传、文化建设也很重要,因为对待特殊群体的态度是这个社会的底线良心所在。“这些画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看世界,用更单纯、更纯净、更充满希望的一种方式去认识这个世界。当我们试着理解星星的孩子时,每一个参与者都受益。” 北京市海淀区第十届孤独症学生书画展启动仪式(中国网/徐林摄) 据悉,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来自海淀区近40所普通学校的150余幅孤独症学生书画作品将会在社会各大场区、学校展示。巡展期间,海淀的特殊教育工作者们还将走上街头、走进社区为大众进行孤独症儿童和特殊教育相关知识的科普宣讲,为引起人们对特殊儿童的更多关注、营造更包容的社会氛围添砖加瓦。 北京市健翔学校的“Happy”管乐团表演合奏《战歌为胜利唱响》。(中国网/徐林摄) 金贝鼓社团表演非洲鼓《稻香》。(中国网/徐林摄) 孤独症孩子们的画作(中国网/徐林摄) 孤独症孩子们的画作(中国网/徐林摄)

  • 新华社查包養網心得经济随笔丨一口“高原锅”带来的欣喜_中国网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一口“高原锅”带来的欣喜 新华社记者韩洁、陈尚才 3月7日,西藏代表团举行的开放团组会议上,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巴青县江绵乡坡荣塘村党支部书记其德代表讲述了一口“高原锅”的故事。 其德所在的村海拔4500米左右,做饭离不开高压锅。但由于西藏普遍使用的压力锅压力标准都是针对平原地区的,难以满足高原群众的烹饪需求。 “在我的家乡,水的沸点仅仅85度,煮饭做菜不易熟、熟得慢、不新鲜一直是困扰牧民群众的生活难题。”其德说。 小小高压锅,牵动百姓民生。 2022年春节刚过,西藏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基层调研发现,高原群众普遍面临“一口锅”的烦恼,普通高压锅存在操作程序复杂、烹饪压力不足、功能较为单一、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吃饭是群众的头等大事。雪域高原掀起了一场“炊具革命”。 “好看、好用、价廉物美”——西藏自治区党委要求经信部门按照这样的原则,紧扣群众需求,抓紧研发推广高原型压力锅产品。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方红代表,2022年曾包養網任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他回忆说,当时接到任务后,经信厅迅速成立工作专班,组织行业协会、龙头炊具企业联合研发攻关。2022年3月份立项,3个月后便拿出研发产品。 “大家争分夺秒研发测试,这口高原型压力锅,可以说是汇聚了整个行业的智慧,获得了18项技术专利。”王方红说。 2022年11月20日,年产100万只高原专用压力炊具项目在西藏顺利建成投产,随后在全区逐渐推广。 西藏农牧民在使用高原炊具。(西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厅供图) 2023年秋天,其德家里用上了这款新型高原高压锅。“我很喜欢这个高压锅,功能多、操作简单,做出来的菜味道更好。政府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我们感到非常幸福。” 如今,其德所在的村里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新式高压锅,有的还用上了高原蒸箱、高原烧水壶等。 西藏经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近50万个西藏家庭用上了本地生产的高原炊具,近百万人从中受益。 一口小小的锅,从研发、生产到群众用上新产品,不到一年时间。如此高效,正是因为党和政府站在老百姓角度看问题办事情,把小小高压锅当成大事来办。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注重以发展思维看待补民生短板问题,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里面蕴含着民生发展智慧。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好民生,考验政府的能力和水平。 西藏“一口锅”的故事启示我们,从群众期盼中寻找切入点,做好民生小事不仅能为百姓纾解“痛点”,还能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比如,目前新型高原炊具在西藏供不应求。去年西藏自治区专门发文指导高原炊具产业发展,让“小”炊具“烹”出大产业包養。不仅如此,针对百姓反包養網映较多的供暖、供氧到高原型日用小家电需求,西藏正在因地制宜谋划发展更多高原轻工产业。 在拉萨市一家工厂内,工人在电器装配生产线上作业(2022年11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荻潇 摄 市场有需求,经济增长就有空间。 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6%,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截至2022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7.7%,意味着还有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尚未市民化;这些都将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带来巨大需求。 翻开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用了较长的篇幅来包養網 花園部署“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培育发展县域经济、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完善地下管网……这些新举措瞄准百姓身边事,蕴藏发展新机遇。 更好运用发展思维解决问题,从满足百姓美好生活需要出发,从企业和百姓的期盼中找准着眼点、发力点,包養網比較就可以更大汇聚各方面合力,最大程度上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 甘肃积石山县多措并举帮扶受灾群众(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_中查甜心寶貝包養網国网

    核心阅读 为帮助灾区加快恢复重建,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以群众急难愁盼为切入点包養平台推薦,多渠道促进就近就业,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支持群众服务家乡;拓展新职业就业机会,带动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让更多人实现稳定增收。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部分房屋倒塌、受损,一些群众受灾。地震发生后,各地各部门全力做好受灾群众救助,持续开展抗震救灾各项工作。近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部署开展2024年春风行动,专门针对地震、洪涝、冰冻等受灾群众上门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送技能,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春风行动开展以来,积石山县受灾地区生产生活恢复情况如何?人社部门如何满足当地群众就业需求?困难群众特别是脱贫户享受到哪些就业帮扶措施?日前记者走进积石山县进行了采访。 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 安置点增加公共服务 积石山县大河家镇是灾情最重的8个乡镇之一。2月18日,记者来到大河家镇大河村临时安置点,门口广场上洁白的活动板房整齐排列,通信车、邮政车、电力车、货车频繁进出。 “货车请跟我走,停到广场空位这边来。”20岁的大河村村民马继援身穿橙色马甲,有条不紊地指挥各类车辆有序停放。 “震后当晚,乡里就组织我们来到安置点,2小时后就住进帐篷,第二天一早,部队又来搭建活动板房,我们住得更暖和了。”马继援指着安置点包養網心得对面的山头,前方1公里处就是他家,由于家里偏房震毁后需要重建,和许多老乡一样,他决定先留在村里。“以前我在外地务工,地震后就辞去了工作。”马继援说。 “留在灾区,能不能做点什么?”正当他思索时,村里的微信群推送了公益性岗位通知,“安置点设有道路引导员、物资搬运员、爱心理发员等17个岗位,我主动报名,当上了道路引导员。” 如今,除了负责引导安置点车辆运行,马继援还帮忙搬运煤、面、油等救灾物资,平时还会参与安全巡逻。马继援表示,现在自己过得很充实,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又能为家乡重建出一份力,“今后我还可以转岗,在村里继续做安全巡逻员。” “理发员来了,有人要理发吗?”不远处,爱心理发员马在乃白骑着电动自行车,打开大喇叭,走街串巷为居民提供理发服务。“咱们安置点135户,全靠我来理发。”她骄傲地说,“最近快开学了,娃娃们都来找我,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包養網,我还会帮他们洗头。” 马在乃白是大河村的脱贫户,此次家里受灾情况也比较严重。“好在我会一门手艺,政府给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让我既能帮助邻里,又能赚一点收入,贴补生活开销。”她说。 “地震发生后,甘肃省人社厅第一时间支持积石山县开发了625个临时公益性岗位,灾后第三天全部到岗,服务全县233个临时安置点,受到群众好评。”积石山县人社局局长韩小林介绍,这些岗位主要从事道路车辆引导、救灾物资搬运、居民生活服务等灾区急需工作,聘期3个月,每人每月发放1000元岗位补贴,期满后可根据实际需求继续聘用或转岗聘用,直至10月底全县灾后重建结束。 “公益性岗位作为农村就业帮扶托底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已持续推进多年,比如爱心理发员,在全省就开发了1.17万个岗位,显著改善了农村老年人、残疾人、困难包養網群体‘理发难’的问题。”甘肃省人社厅劳务办副主任张立柱表示,公益性岗位优先向脱贫劳动力倾斜,补贴一般为每人每年6000元,最高1.2万元,有效支持他们自食其力、增加收入、服务家乡。 发展乡村就业工厂 拓展新的就业机会 为帮助更多受灾群众尽快实现就近就业,甘肃省人社部门用足用好东西部协作机制,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规模。 智能吊挂线快速运转,60多名工人紧张忙碌,30多道制衣工序无缝衔接……在积石山县拓奇服装加工乡村就业工厂,29岁的工人马如给也熟练地操作缝纫机,将内衬网布和防水布料缝制在一起,不到1分钟,就制作出一套裤子半成品,这些服装最终将通过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的公司总部销往海外。 忙碌间隙,马如给也和记者聊起了就业经历。“我来自大河家镇克新民村,之前我没有工作,也没什么收入,正发愁今后该怎么办时,看到人社局来安置点招工,就主动报了名。”经过培训,马如给也成为一名缝纫工,每天保底工资85元,工厂还管午饭。“这里是多劳多得,我一开始每天只能做60件,现在能做200多件,一个月可以拿到3000元,帮家里增加了不少收入。”她说。 “这份工作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同样来自积石山县刘集乡团结村灾区的居民张正红感慨,自己两个孩子在县城读书,过去全家仅靠丈夫打工,经济压力不小,“地震后,这家工厂面向受灾乡镇招收了30多名工人,我也在这里找了一份工作,既能进城照看孩子,又能多赚点钱。一合计,家里一年能存下四五万元。” 除了服装制造业,当地还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拓展了一批新职业岗位。 给无人驾驶系统标注车辆、地标线等信息;将短视频转化为文字脚本,对网络图片进行筛选编组,为导航地图提供大模型素材……在积石山县爱豆云数字科技乡村就业工厂,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毕业生姬玉梅频繁切换电脑画面,完成数字标注等工作。 为加快恢复灾后生产生活秩序,积石山县人社局发起专项招聘行动,仅这一家乡村就业工厂就新招聘40多人。姬玉梅经过培训,成为一名人工智能训练师:“现在每月工资4000元,离家近,方便照顾父母,一家人在一起更安心了。” “我在这里当云客服,负责对接处理电商平台客户信息,过年期间加班还享受额外奖励。”甘肃武威职业学院毕业生王娟说,这份工作让她增长了技能,每年还能去杭州、成都等地交流学习,“收入高了,眼界宽了,生活好了,人也更自信了。” 甘肃省人社厅副厅长何永强介绍,人社厅发挥东西部协作机制作用,在灾后协调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对积石山县17家地震受损就业工厂和帮扶车间开展维修重建,目前已有8家就业工厂复工复产,为受灾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从全省看,甘肃至今已创办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2600多个,并给予这类企业一次性奖补、贴息贷款、租金减免等10多项政策支持,带动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超过10万人。 推广职业技能培训 助力群众技能增收 技能培训是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居民增收的重要方式,甘肃人社部门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助力灾区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实现技能增收。 2月18日,记者来到大河家镇陈家村安置点,一场钢筋工技能培训课正在开展,村民们戴上安全帽,戴好劳保手套,在授课老师讲解下实操练习。 “大家积极性很高,我们发起培训报名,一天之内,50个名额就招满了。”甘肃建投培训中心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事业部部长孟海鹏说,现场设有理论教学区、实操绑扎区、机器操作区,培训为期10天,完成后将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合格者将获得钢筋工初级工证书。 据了解,甘肃建投在积石山承建了不少灾后重建工程,用工量较大,企业将扩大招工规模,重点招录灾区员工,在技能培训队伍中,约70%可转化为就业人员。 “我家在震区,这次参加培训,学习了工程识图、尺寸计算和安全生产等知识,每天理论加实训有7小时,非常有用。”陈家村村民马娟学得十分认真。 “学一门技术,能靠自己包養網的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好,还有机会就近就业,技术工比普工能多挣不少呢。”马娟说,当上钢筋工,每天至少挣300元,如果继续考取中级工证书、高级工证书,就能吃上月薪过万元的技术饭。 为填补灾后重建过程中的技能人才缺口,甘肃省人社厅选派3家省级培训学校到积石山县开展技能培训,在10个乡镇开设挖掘机、电焊工、钢筋工、砌筑工等实用技能培训班147期,已惠及7100余人。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春风行动继续强化就业服务,坚持‘两条腿’走路,既通过直播带岗、专项招聘等方式帮助有意愿的群众外出务工,又通过推广技能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支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助力灾区加快恢复重建,让更多群众实现稳定增收。”何永强说。

Got any book recommend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