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blown: a blog about philosophy.

  • 河北曲周县:借力“找九宮格共享空間科技小院”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_中国网

    “前段时间的那场大雪,改善了土壤墒情,今年麦田可以少浇一次水。”数九寒冬,河北省曲周县广袤的田野上,残雪尚未彻底消融,绿油油的麦苗已钻出地面六七厘米高,65岁的北油舞蹈場地村农民吕志海走进麦田查看苗情,与他同行的还有中国农业大学白寨科技小院研究生宋安琪。 “麦苗分蘖正常,苗情不错。”宋安琪俯身蹲下,一边拨开残雪仔细查看麦苗,一边和吕志海热络地交流着墒情苗情。 “去瑜伽場地年舞蹈場地我在村里带头进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很多技术难题都是共享會議室他们帮着解决的。”说起科技小院的学生,种地“老把式”吕志海竖起大拇指,“别小看这些学生娃,懂得不少哩。” 吕志海是北油村种粮大户,共流转土地160多亩。去年,在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和科技小院学生帮助下,他带头尝试搞复合种植。在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每亩地多收200多斤大豆,相当于亩均增收500多元。 敢于带头,吕志海有底气個人空間。十几年来,白寨科技小院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1對1教學但吕志海和这些学生娃都成了朋友。水肥一体化、“三密一疏”耕作等技术的普及,在同科技小院学私密空間生的交往中,吕志海掌握了农业生产新技术,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 据了解,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张福锁教授团队走进曲周县白寨村,创建了第一个科技小院。师生们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开展科研,带着农民学、跟着农民干,探索出以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为特点的科技小院“四零”服务模式。截至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县先后建成13个科技小院,累计培养研究生300多名。 十几年来,科技小院在曲周开发、引进了测土配方施肥、小麦玉米精播等25项关键技术,带动曲周农业高产高效技术采用率从17.9%提升到53.5%,先后帮助曲周培养“土专家”“土秀才”5000余名。2022年,该县成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教學化先行县。

  • 科技小院:一头连着田间 一头连着高校_找九宮格交流中国网

    原标题:科技小院:一头连着田间 一头连着高校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这是“科技小院”首次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 科技“高大上”,小院“接地气”。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白寨科技小院。科技小院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创建科技小院的初衷是想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以“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的“四零”模式,为农共享會議室民提供科技培训和服务,切实研究舞蹈場地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一个院落、几间平房、三两学生,是科技小院聚會場地的“标配”。规模虽小,但发挥着服务“三农”、振兴乡村的巨大作用。自第一个科技小院诞生以来,这一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的重要平台。“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已在全国牵头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瑜伽場地,并和众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形成了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表示。 这些农业院校通过与地方政府、农业共享會議室部门、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小院在各地落地生根。当前,全国已有30余所涉农高校陆续建立了300多个科技小院,覆盖了20多个省(区、市)。 一個人空間头连着高等学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红寺堡滩羊科技小院研究生韩赛铮告诉记者:“每当我回想起科技小院的工作与生活,脑海中涌现的是一幅幅鲜活的实地操作场景。对我會議室出租而言,这正是‘在大地上书写论文’的生动实践。” 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深切关怀与坚定支持下,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对科技小院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2022年,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共同发布《关于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通知》《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进一步加大支持科技小院力度,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强规范管理,精准服务“三农”。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科技小院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农瑜伽場地村现代化的生力军。“我们要把科技小院看成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模式。未来的科技小院,不但要针对小农户,针对传统生产技术的更新,还要与现代产业、现代企业对接。”林万龙说。 今天,科技小院已走出国门,推广到了老挝和非洲地区8个国家。“科技小院服务阶段也从最初的1.0阶段发展到当今的3.0阶段。”张福锁表示,“科技小院的1.0阶段,主要是帮扶小农户,通过‘四零’模式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并通过科技示范户和大农场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小农户。2.0阶段,是在助力脱贫攻坚过程中,通过助推乡村产业升级,帮助更多农民增收。3.0阶段,则是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用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贡献力量。如今,科技小院进入了新的阶段,我们希望通过小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去改变乡村。” (记者 马爱平)

  • 全网争做“刘畊宏女孩/男孩” 直播健身能否迎来新风口? _ 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查甜心寶貝包養網发展门户

    魔性的毽子操动作配上《本草纲目》动感十足的音乐,这几天,朋友圈几乎被各种“打卡”刘畊宏健身操的视频“攻陷”,演艺事业一度不温不火的刘畊宏一跃成为了比肩李佳琦一样的现象级直播顶流明星。 刘畊宏的健身直播有多火?截至昨天,刘畊宏的抖音号已吸粉4534.4万,获赞3551.1万。这几千万的涨粉,就在短短10天内完成,最近两天更是一天涨粉1000万。但这股热潮能否持续并形成直播健身新商业模式还有待考验。 刘畊宏火爆出圈儿 “多少次被安利都没有下载抖音的我,竟然最后因为刘畊宏下载了抖音。”这是正在上海居家隔离的汪小男最近发布的一条朋友圈包養網心得,同时还配上了几张跳操的照片。居家隔离这段日子,汪小男感觉自己已经“闲到长毛”,突然火爆起来的刘畊宏健身操让她重新找回了曾经在健身房挥汗如雨的感觉。“虽然很多人吐槽这种健身并不专业,但我觉得跳完真的很爽,很解压!”汪小男说。 不仅汪小男,全网都在争当“刘畊宏女孩/男孩”!自编的燃脂健身操配上周杰伦动感魔性的音乐,刘畊宏旋风般迅速席卷抖音、小红书、B站、微博等各大社交媒体,成为能跟李佳琦比肩的顶流主播。抖音数据显示,4月19日刘畊宏的单场直播观看人次达到2268万,20日晚直播更是达到4476万,翻了近一倍。而这几天,刘畊宏抖音号的粉丝仍在飞速增长。 尽管并非健身直播的首创者,但刘畊宏却是首个让健身直播出圈儿的人。究其原因,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首先,刘畊宏有些“话痨”的直播风格,加上妻子王婉霏在一旁戴着“痛苦面具”的陪练,形成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和鲜明的特征。有网友笑言:“王婉霏简直就如同健身房里的自己!”也有网友直言:“只有这种氛围能拯救懒癌晚期的我!” 此外,近期疫情多地反弹,大批居家隔离人群也给刘畊宏的走红带来了机遇。因为居包養網家隔离,年轻人被迫停下脚步,而通过直播间挥洒汗水成了他们解压的最好方式。 更多吸引健身小白 但也有人对刘畊宏的直播间不太感冒。张辰是一位健身爱好者。疫情突发之后,他减少了去线下健身房的次数,开始尝试用Keep这类线上健身软件每天居家健身。使用之后,他感觉这种新方式也不错。“锻炼效率更高,不需要前前后后花上好几个小时。”张辰说。 最近,张辰也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不少“刘畊宏打卡”视频。不过,他并没有凑这个热闹。“我老婆倒是试着跳了一次,出了不少汗,燃脂效果应该还不错。”张辰说,“这种健身操对我来说不太适合,我还是会去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 同样经常健身的李春子则觉得居家健身固然方便,但却无法像线下健身那样做到很专业。“没时间的时候我可能会居家练习一下,但有时间我还是会选择去上私教课。”李春子说,如果动作做得不标准,可能练半天都没用包養,这一点是线上健身的短板。 正因如此,前往刘畊宏直播间“打卡”的更多是健身小白、希望减肥的人群以及一些图新鲜、赶时髦的年轻人。这也给刘畊宏直播间流量能否持续带来隐忧。 流量奇迹或难复制 流量剧增后,刘畊宏短视频的报价水涨船高,直播间打赏也大幅增长。不过,在直播带货上,刘畊宏目前仍很谨慎。此前,他在签约知名MCN机构无忧传媒后,曾在年初短暂带货,但彼时人气有限,销售额不高,粉丝也仅有100余万。 在某MCN机构运营总监王智明看来,刘畊宏目前的变现模式更多类似于抖音秀场直播,依靠直播打赏盈利。不过,坐拥如此巨大的流量,未来可能也会从健身周包養平台推薦边开始带货。不过,王智明认为,刘畊宏的流量奇迹具有偶然性,应该是难以复制的。 业内普遍认为,刘畊宏一人走红可能难以扛起线上健身的风口。“抖音的优势在于流量巨大,但直播间是免费形式面向受众,因此难以形成知识付费,商业模式还是依靠流量进行打赏或带货。因此,如果从单纯健身授课盈利模式来说,更具有优势的是像Keep这样的专业平台。”王智明说。 然而,Keep的生意也并不好做。今年2月,Keep递交上市申请,2021年前三季度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41.3%。然而,增收并未带来盈利。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Keep分别亏损3.66亿元、1.09亿元、6.96亿元。尽管目前Keep的用包養户已经是走过健身小白阶段的年轻人,但其对线上付费的意愿依旧相对较低,复购率也并不令人满意。 “我会跟着Keep上一些免费课程练,也会用上面的工具进行记录,但比较少付费。”张辰说。(记者 赵语涵)

  • 新华全媒+丨“追星”青年,记录中国空间站“成长”_中国发展门户网-国查包養心得家发展门户

    12月4日,刘博洋拉着追踪拍摄设备,前往位于北京昌平的家附近的一处拍摄地点。这一天,他计划拍摄即将返回地球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追踪拍摄设备的组装及校准测试费时费力,为了能在短短几分钟包養網比較内捕捉到“过境”的航天器,刘博洋每次都要提前两个小时左右开工。 2022年,“90后”天体物理学博士刘博洋,用自主研发的光学跟踪程序在地面成功拍摄到中国空间站清晰特写影像,用镜头记录着中国空间站的“成长”。 出生于包養網1990年的刘博洋,从小就对天文有着浓厚的兴趣。刘博包養洋高中加入学校“天文社”,高考考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系。本科毕业后,他去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之后通过联合培养去西澳大学读博。目前,刘博洋正在参与北京大学“6-8米口径成长型通用光学望远镜项目”。 从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个喜欢用望远镜看月亮的男孩,到天体物理学博士,再到天文摄包養網影师,刘博洋用多种方式探索着星空。对于未来,刘博洋有着清晰的规划,他希望自己的工作可以具包養網價格有一定的科研和工程价值,也做好天文科普,把星辰大海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 摄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湖南浏阳“网红村”农查甜心寶貝包養網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_中国网

    中新网长沙11月24日电(向一鹏)初冬时节,稻谷归仓,正值农闲。在长沙浏阳小河乡新河村,村民詹秋明拿起画笔变身画师,围绕村中秀丽的山水寻找灵感,绘就家乡的美好风景。   长沙浏阳小河乡的农民画师在作画。长沙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新河村地处湘赣边界,三面环山,交通不便。2016年,小河乡探索“旅游+文化+扶贫”模式,部分村里尝包養網试成立乡村画室。因有相关从业经验,在深圳一家油画基地工作的邱贵荣成立了新河村知墨画室,准备培训一些农民画师。詹秋明得知消息后立即报了名,成了第一批画师,主要负责画山水。 该画室采取统一培训、统一订单、统一销售的运作模式,邀请外地的绘画老师进村,免费教村民们绘画技艺。经过3至6个月的培训后,合格的画师按照订单提供的样包養網式,分工负责画山、画水、画人物及上色等不同工序,合作完包養網成订单,作品再由画室进行销售,村民每月平均可以获得3500元左右的工资。 “现在的农民追求也在提升,绘画不仅能够赚钱,还能丰富精神生活。”詹秋明说。   新河村绘画产业已经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长沙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通过几年的发展,小河乡将农民画产业打造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产业之一。400余名小河乡农民画师在数家画室带领下,一张张带着泥土芳香的作品走向全国。 “不是每个项目都像绘画一样这么成功,我们也曾走过不少弯路,但最终理清了思路。”在新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春球看来,新河村走农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路子有希望,有前景。 除了绘画产业,新河村的星河天文台伴着星空和月色,正上演着乡村夜生活的新篇。“太空舱”、“银河”木屋、“水滴星空”帐篷……星河天文台露营基地的一系列特色露营设施,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他们悠然自得,慢饮闲聊,无不惬意。 据了解,在拼多多为小河乡捐赠100万元的基础上,2022年1月,星河天文台在新河村落成。这是湖南省唯一一个建在乡村的准专业级别天文台,总占地面积368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78.5平方米,顶层有一个可以360度旋转、5米直径的天文观测圆顶,内置一台大口径级别的专业级天文望远镜,可以用于日常行星监测、星团星云观测。   星河天文台助力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长沙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自天文台建成后,小河乡的旅店和民包養網排名宿便逐渐多了起来。新河村林女士家的民宿与天文台隔得很近,生意不错。尤其到了周末,更是一房难求。“现在可以一边做生意一边照顾父母,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林女士说。 依托小河乡绝佳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农耕文化,2021年10月,包養網在省内外多番探寻后,湖南卫视团队将节目《云上的小店》拍摄地锁定在了新河村。随着节目的热播,线上线下引爆了小河乡的热度,点燃了新河村农文旅发展的引擎。 各路大咖、明星来到云上的小店,走进村里的各个角落,让新河村变身“网红村”。不少村民还大方上镜,过了一把演员瘾。小店上架的素食菜、酸菜、梅干菜、剁辣椒、萝卜干、蜂蜜等几十种货品都是村民自产自制的土特产,颇受游客喜爱。今年以来,云上的小店特色农产品销售达30万元。 “我们的东西很纯正,游客很喜欢,村民们也看到了商机。像梅干菜,以前村民只会做着自己吃,现在几乎每家每户都做好放到店里来卖。”王春球表示,下一步,该村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立足优势和特色,继续走好有新河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完)

  • 耕海牧渔,向海洋要食物(一查包養經驗线调研)_中国网

    在湛江海洋牧场,草潭金鲳鱼集中捕捞现场。 蓝伟强摄 “海威2号”海上智能养殖平台。 欧阳泽摄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位于广东湛江市东海岛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时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要把这项工作做精做好。要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我国加快建设“蓝色粮仓”,大力发展现代海洋牧场。这不仅有利于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更对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居民健康饮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广东作为海洋大省,发展海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为此,本报记者实地调研湛江海洋牧场。 ——编  者 广东湛江,水天交织下,各式鱼类游来游去、水上养殖产业如火如荼……近年来,这里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培育现代海上繁育全产业链。 “恒兴虾苗的成活率高,养得好的,每亩收益超过1万元很正常。之前我租了一口塘给别人养,18亩的塘出虾1.5万斤,赚了30万元哩。”在广西北海党江镇,养殖户老岑一边打捞虾,一边开心地说。 老岑口中的恒兴虾苗,就来自广东湛江。湛江,三面临海,2.0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具有打造“蓝色粮仓”的天然优势。这里培育的种苗,不仅“游”到了广西,更“游”到了全国各地,帮助一个个乡镇、村庄和村民,通过水上养殖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研发选育良种 建设种业基地 “必须从品种上进行改良或自主研发,把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进入湛江东海岛,沿途是大大小小的虾苗场和种苗基地。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就建在这里,其中南美白对虾的保种池就有百余座。 “种虾育种要十分谨慎,灯光、水温、饲料等都必须严格控制,稍有不慎,一池的种虾就浪费了。”在育种中心,记者跟随技术员胡一丞经过两道消毒门后,来到了做育种实验的全封闭空间。 每检查完一只种虾,胡一丞就要做一次消毒,接着才能对其他种虾进行检查;在每一个保种池沿边上,他都贴上标签,标上种虾的家系号码和检查日期。 “发展‘蓝色粮仓’,首先要培育好‘种子基地’。”恒兴集团分管种苗业务的副总裁莫爵君介绍,在我国,优质种虾资源较少,深远海养殖业的发展面临很多挑战。要想打破南美白对虾发展瓶颈,莫爵君说,“必须从品种上进行改良或自主研发,把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2002年,科技部、原农业部把对虾抗病毒选育工作纳入了国家863计划项目,由恒兴集团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建设,开展南美白对虾、军曹鱼、石斑鱼等水产动物的育种研发工作。此后,基地又与中山大学联手开展研究工作。 “生物育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莫爵君说,从立项到突破,从育种实验室的建设到养殖环境的不断优化,历经近10年的摸索,经过1代群体选育和5代家系选育,最终在2011年取得突破,成功选育出“中兴1号”。 “这是国内首个获得认定的南美白对虾抗病品种。”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何建国说,它的诞生填补了国内自主选育南美白对虾种虾良种的空白,与引进南美白对虾相比,“中兴1号”抗病评价指数提高47.22%,养殖成活率提高约20%。 目前,南方基地占地面积300亩,有亲本选育养殖池150亩,育苗水体2万立方米,是集种苗、水产饲料、养殖、动保等于一体的综合研发平台,主要品包養網种包括南美白对虾、红螯螯虾、金鲳鱼等。其中,年选育对虾亲虾10万对,虾苗80亿尾,是我国最大的南美白对虾亲本选育基地,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南美白对虾良种场、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 如今,在南美白对虾产业带动下,湛江正逐渐成为全国水产种业培育基地,2023年,湛江南美白对虾育苗1600多亿尾,全国每5只南美白对虾中,就有3只来自湛江。2023年,湛江水产总产量达128.5万吨,总产值近300亿元。 创新养殖方式 促进增收致富 “不断精选出适合不同地区养殖的亲虾品系” 好苗出好虾,选育之后看养殖。俯瞰恒兴集团旗下的湛江南部海岸渔业有限公司的万亩虾塘养殖基地,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好一片海洋风光。在这里,虾苗游出包養網水箱,游进虾塘,进入快速生长期。 行走在虾塘间,莫爵君介绍起基地的养殖方式:“高位池的养殖密度比较大,水处理系统很严格。水从沉淀池过来,通过砂滤流进处理池,消毒后再进入蓄水塘中,整个过程靠微生态制剂控制水质;而低位塘的养殖密度不大,鱼虾混养,鱼吃掉虾,再通过稳定藻相来控制水质,从而达到生态平衡。” 因为生长周期短,目前在湛江,已有超过1.6万户农户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如今,淡化虾苗等技术使对虾更加适应各种生长环境,在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逐步实现规模化养殖,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 “选育和保种规模逐步扩大,可达每年600个家系,为我们的研究带来了诸多便利。”胡一丞说,“每年,‘中兴1号’都在不断进行升级优化,以适应新的养殖环境和条件。除此之外,基地把已经获得的成果运用到多个虾苗培育中,深入细分领域,使研发的种苗和技术充分落地。” “现在,团队不断精选出适合不同地区养殖的亲虾品系,比如,根据养殖条件,虾苗细分出高抗系和快大系。高抗系适合大水面低密度淡水混养模式,大小均匀,抗病性强,养殖成活率高;快大系则适合高密度精养模式,生长速度快,养殖稳定性强,近3年在珠三角养殖成功率达90%以上。”胡一丞说。 成果虽然明显,但研究的脚步仍不停歇。2023年以来,基地的一连串计划逐步推进:继续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展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的应用;重点选育抗弧菌新品系,下一步拟申报国家水产新品种审定…… 除了南美白对虾,基地还坚持攻关高档海水鱼育种技术,成功突破了石斑鱼、金鲳鱼、军曹鱼、红鱼等10种特色鱼类的育种育苗技术。2022年,恒兴集团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共同选育的水产新品种红罗非鱼“中恒1号”经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包養網比較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我们希望这些良种能带动群众致富,让更多人吃上海水养殖这碗饭。”莫爵君说,“对于选育工作而言,引进和发展新的选育技术、选育新品系、壮大育种人才队伍、建设新平台,缺一不可。” 莫爵君还盘算着加快对传统网箱的优化升级,积极参与智能化养殖平台、养殖工包養網船的建设,努力带动水产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同时坚持“公司+基地+农户+标准+服务”的运作模式,通过产业帮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助推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升级技术装备 加强智能管理 “要构建海洋牧场的大数据中心,发挥大数据的力量,促进集成和转化” 一边是研究淡水养海虾,让海虾“游”进内陆;另一边,湛江也着力培育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而这离不开技术和装备的迭代升级。 去年6月20日,广东目前规模最大的海上智能养殖平台——“海威2号”顺利下水,与“海威1号”共同在流沙海域组成海上智能化养殖矩阵。 “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历时10个月,‘海威2号’终于完成建设。深远海智能养殖平台,让深海养殖更加安全平稳,对渔业育种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定介绍,“‘海威2号’是一种桁架形式的抗风浪绿色智能养殖装备,总投资3000万元,平时只需三四个人在平台上工作,将用于养殖鳘鱼、军曹鱼、鞍带石斑鱼等中高端海水鱼,1个周期可养100万—150万斤鱼,年产值有望达到7000万元。”刘定对海洋装备升级带来的前景信心满满…… 硬件升级,软件也需跟上。“海威2号”的海上智能化养殖管理系统,是由湛江湾实验室科研团队提供,系统集成分布式光纤声学传感器、主动声呐、被动水听器、水下立体相机、溶解氧传感器等设备,满足养包養殖平台结构健康监测、水质预测预警、养殖生物量检测、生长预测等智能养殖需求,可节省人工成本60%。 去年6月,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园区落成暨渔业大数据中心启用,进一步助力实现深远海养殖系统统一管理,加快渔业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整合,避免形成“数据孤岛”,为渔业大数据的发展奠定规范基础。同时,湛江湾实验室还开发深远海养殖知识库系统,为智能控制、精准作业、养殖预警等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海洋牧场本身就是一个海上大工程装置,可以以海洋牧场为牵引,承载科研机构、企业、人才、项目落地。”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湾区经济与产业规划研究所所长、主任研究员安然说,“要构建海洋牧场的大数据中心,发挥大数据的力量,促进集成和转化。” 健全配套产业 提升服务水平 “带动冷藏加工、网箱制造、配合饲料、陆基服务等产业链日趋完善” 拆开包装,无须解冻,放入沸水中煮60秒,一份预制菜白灼虾就可以上桌了。从粗加工升级为深加工,预制菜产业新赛道为湛江海洋牧场建设注入新动力。 “种业、养殖等整个产业链要高质量发展,关系到很多方面,比如,推动加工产业发展、开展市场营销和品牌塑造,基础设施方面要跟上,包括码头、冷库、冷链物流等。”湛江市农业农村局水产养殖科科长孙诚志说,湛江依托资源禀赋,在水产养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下一步要加快水产育、繁、推一体化良种体系的建设,推动渔业装备转型升级和智慧渔业的发展,加快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向深远海拓展养殖空间。 现阶段,围绕渔业生产的种苗、养殖、加工、流通等环节,湛江已形成了饲料生产、生物药物、装备制造、包装运输、专业服务、休闲渔业等多行业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供应链,成为湛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湛江海洋牧场的发展,还带动冷藏加工、网箱制造、配合饲料、陆基服务等产业链日趋完善,水产品销售网点分布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孙诚志说,当前,湛江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如火如荼,随着规模的扩大,如何筹措资金将是涉海企业面临的一个问题。 去年以来,湛江市相继出台的《湛江市金融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湛江市金融支持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湛江市金融支持海洋牧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政策文件,引导金融机构成立海洋金融服务中心等专营机构,开通针对现代化海洋牧场相关企业和项目的授信、审批、理赔等“绿色通道”,形成更精准的海洋金融产品服务组合拳。 “多数涉海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仍以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为主,利用股票、公司债券等多层次、多样化资本市场融资较少。”湛江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志红表示,当前,湛江市金融工作局正不断完善上市服务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和孵化培育体系,积极推动和引导辖内涉海企业抓住发展机遇,拓宽海洋牧场相关企业投融资渠道,下一步将集聚更多金融资源,支持湛江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如今,越来越多的海上大装备、大平台在湛江下水、向深海挺进……激发海洋经济蓝色动能,唱响新时代的海洋牧歌,深耕蓝色国土大有可为。 融媒统筹:姜晓丹

  • 重庆“乡村CEO”的新年新事_中查包養行情国网

    新春时节,重庆渝北区统景镇黄澄澄的血橙、脐橙等柑橘挂满了枝头。在统景镇民权村,重庆展图统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晓丽正和同事们一道,麻利地将柑橘分拣装箱,通过快递发到消费者手上。“春节期间是柑橘销售旺季。这段时间我们更忙了,要帮农民把果子尽快卖出去,让产业发展更有奔头。”张晓丽告诉记者。  乡村产业振兴需要专业人才。近年来,渝北区通过市场化招引,为镇级、村级新型农村包養集体经济组织选聘了20多名被称作“乡村CEO”的职业经理人,张晓丽就是其中之一。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黄凤说:“这些‘乡村CEO’善管理、懂经营,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气象。”  统景镇是渝北区农业大镇,除了种粮,柑橘、李子、梨子等特色产业也搞得有声有色。“乡村有了产业,农产品多了,销得出去是关键。”肩负助推全镇乡村农产品销售重任的张晓丽说:“以前果农等着商贩上门收购,现在我们也通过主动参加展会、电商直播等渠道销售,让果农丰收又增收。”  最近一段时间,渝北区、统景镇举办的迎新消费节、柑橘节等节庆活包養平台推薦动不少,张晓丽几乎一场不落地到现场摆摊促销,既赚吆喝、打响统景农产品的知名度,也拿到了实实在在的销售订单。  “大家看看我手上的沃柑,汁水充足、鲜嫩化渣,真是走亲访友的佳品……”在统景镇江口村,村委会副主任邓敖对在电商直播中出镜已是驾轻就熟,他的网络营销带动江口村新春农产品销售上了新台阶。张晓丽说,手机就是新农具,电商直播、网络小程序可以导入流量,引来新的购买力。为此,公司专门和电商团队合作,对统景镇内的村干部、家庭农场主等进行培训,让他们更快掌握新的销售手段。 包養網價格 在渝北区木包養網耳镇新乡村,一条条便捷的步道延伸到田间地头,平整的柑橘园里果实累累。  重庆展鸿木耳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由木耳镇11家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合股成立,旨在统筹全镇乡村资源,实现抱团发展。作为“乡村CEO”,这家公司负责人王鑫把推动农田改造、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他说,田野就是新农人创业的舞台,把农业基础设施打造得越好,就越能吸引经营主体对农业的投入。  依托政府项目补助等支持,展鸿公司在木耳镇新乡村、石鞋村、白房村等地推包養行情动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后,从事水稻、玉米、柑橘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的新农人慕名而来,纷纷发展规模农业,每年为当地农民支付不少租金和分红收益。  “春节过后,我们就准备和各个村一道,启动乡村产业新一轮招引,吸引更多从事农产品加工、康养休闲的经营主体到乡村投资兴业,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王鑫说。 (记者李松)新华社重庆电

  • 李查包養行情素环代表: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_中国网

    【连线代表委员】 包養平台推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让我们更加振奋。”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南王庄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素环代表包養包養平台推薦表示,村民对农村人包養居环境提升有很高的期盼,政府工作报告给他们指明了方向。 目前村民们对农村的环境要求包養網越来越高,人居环境改善既是提升乡村面貌的具体表现,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李素环代表带领合作社成员在西瓜品种创新和品质提升上不断下功夫,每年都会研发新品种,并从中选出优质品种进行种植。如今的南王庄村,年轻人主动回乡当起了瓜农,人均年收入可达20万元以上。目前,清苑区已形成以南王庄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7个乡镇、76个村庄的西瓜特色产业种植区,全区西瓜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量达60万吨,年产值达16亿元。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农业技术,2023年,李素环代表开始在短视频平台直播授课。“我直播是为了传播技术,让农业有前景、农民有奔头,很有意义。”李素环代表说。 李素环代表建议,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支持,与群众意愿和需求“零距离”对接,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共同建设美丽家乡。 (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 湖南常德“00后”小哥致力擂茶查甜心包養網传承 让老手艺绽放新魅力_中国网

    原标题:湖南常德“00后”小哥致力擂茶传承 让老手艺绽放新魅力 “擂茶代表着我们朴素精致的饮食文化,以及热情好客的交友态度。”3月25日一大早,“00后”擂茶小哥文峰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湖南常德河街的擂茶文化体验馆,向各地游客展示常德擂茶技艺。 擂茶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中国茶道,在华南六省都有分布,味道习俗各有千秋。“小时候,我特别盼望夏天和节日的到来,因为能喝上包養爷爷奶奶泡的擂茶。”文峰说,他仍清晰记得爷爷奶奶制作擂茶时的情景:二老熟练地将茶叶、芝麻、花生放入擂钵中,用擂棍慢慢地研磨,那有节奏的敲击声,仿佛是一首古老的歌谣,诉说着擂茶的历史和文化。 文峰说,常德擂茶的味道甜而不腻、香而不浓,长大外出求学后,其心中那份对擂茶的思念愈发浓烈。2021年,在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求学的他,怀揣着传承擂茶文化的梦想,包養網拜师擂茶习俗非遗传承人谢元,开始组建擂茶习俗青年非遗传承人团队。 包養網 “我们团队成员都很年轻,有青年人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斗志。”意识到非遗传承普遍存在“老龄化”“产能低”等问题,文峰在完成团队组建后,一直致力于擂茶习俗传承的“活化”、转化和创新,不断与时代流行风尚、人们的生活习惯、包養平台推薦口味发展变化等市场因素同频共振,改良擂茶产品。 依托学校“双高计划”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群建设背景和“三阶三层”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文峰领衔的《守艺人擂茶》《擂王擂茶》项目,在多位老师的指导下,屡次在国家和湖南省级创新创业大赛斩获奖项,他自己也成为2023年湖南省创新创业优秀毕业生。 作为擂茶习俗青年非遗传承人,文峰选择在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常德河街叙说擂茶故事。如今,他已是常德桃花源擂茶协会秘书长,他说,自己将一如既往做好擂茶文化的传播,以及与中国各地擂茶的交流,让老手艺绽放新魅力。“天下擂茶一家亲,同根源、同命运、同发展。”(吴维包養網)

  • 新春走基层丨重庆:城市更新让去九宮格空間老街旧巷焕发新活力_中国网

    2月15日,在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小樹屋山意库文化创小樹屋意产业园,婚纱租售店工作人员在整理婚纱家教場地。 新华社记分享者講座 王全超 摄 九宮格    小樹屋

Got any book recommendations?